长亭百川云 - 文章详情

聊聊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角色异同

技艺丛谈

49

2024-07-13

点此收听本文音频版

AI配音由出门问问「魔音工坊」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音频没有经过任何编辑处理,为全自动生成,可能存在部分播报错误。

之前技艺丛谈公众号发过一篇文章《产品经理眼中凶猛的程序猿长什么样?》,谈及产品经理经理眼中比较优秀的程序员是怎么样的。那篇文章是一个朋友写的,今天我也就两个角色聊聊自己近年来的一些感悟。

先说说我自己。我实习到毕业,基本上角色都是工程师,不过有几段时间,其实一定程度承担了产品经理的角色。

第一次经历是,在我实习的时候,我带了一个小团队,开发类似QQ的一款聊天工具。为了开发大部分QQ的功能,我深入研究了QQ的各个主要功能,包括文本聊天,视频聊天,语音聊天,换皮肤,表情发送,文件传输等,基本上把QQ各个功能都摸了个遍,然后琢磨它的优点在哪里,我们怎么学习。这次基本停留在学习阶段(说难听点,就是抄袭),没什么创新。

第二次经历是,在上一家公司,我设计开发了一个视频搜索,当时迅雷和各种网盘的云播正方兴未艾,不过种子的搜索并不方便。从视频消费的角度,一来我们需要能够打破app时代的资源隔离,希望有一款视频搜索工具,能够快速找到版权视频,不管是腾讯视频,还是爱奇艺,还是优酷或者土豆,或者搜狐视频等有这个资源。另一方面,如果这几家都没有资源(比如一些美剧),那是否能够搜索到种子文件或者magnet链接,能够快速在云播平台直接播放,就有很强的需求了。这个产品做了一个来月,国家对视频网站和网盘的审核严格了,也就中途放弃了。不过视频搜索这个产品,基本上从产品创意,到实现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我在推进的。算是我第一次比较主动地琢磨用户需求、产品形态以及技术手段等。

来目前这家公司后,相对比较专注技术,很少主动去想产品创意。不过日常工作中,还是保持偶尔体验下喜欢的产品的习惯,比如微信、微信读书、豆瓣等。此外,语音助手的一些竞品,AI相关的产品,也有较高的关注度。最近一年到半年的时间,花了一些精力阅读产品相关的文章和书籍,算是对产品有了更深的理解。阅读了不少书籍,包括俞军的《产品方法论》,不过我对俞军的书评价一般。读过的书籍和文章里,《设计心理学》四卷,以及张小龙的几次演讲,让我比较受益。

最近半年来,花了一定的精力刻意练习产品思维,包括去思考AI讨论能做什么,能给哪些场景带来效率的提升,能解决哪些之前的工具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花了不少时间,和产品经理讨论需求,讨论产品设计细节,和设计师沟通某个细节的好坏。此外,也使用工程师的思维,去量化每个交互的时间代理,和心理惯性代价等。最近也比较深度地参与了一个AI配音平台的设计,虽然没有直接输出PRD,不过也实实在在输出了很多产品的想法,细节的改进建议等。在个人角色上,我自己已经打上了半个产品经理的标签了。

下面我想来聊一下,作为工程师,我喜欢什么样的产品经理。而站在产品经理视角,我又欣赏什么样的工程师。

作为工程师,我讨厌抄袭成性的产品经理。直接抄袭,工程师觉得没劲。作为工程师,也很烦自己从事的是复制粘贴的工作。往往工程师做一个方向久了,就会腻味,想转岗。可想而知,去抄袭一款产品,而没有任何创新,工程师会觉得很low。

作为工程师,我喜欢有创意的产品细节,很讨厌不讲究细节的产品经理。没有经理的产品经理,一问起来,这样也许,那样也可以,仿佛几个不同的实现都无关紧要,或者对用户而言都没什么差异一般。

作为工程师,我讨厌没有极致追求的产品经理。有一些产品经理,提了某个需求,本身挺亮眼的,但是工程师反馈说,这个做不了,平台有限制,开发难度大,时间赶不及,产品经理马上认怂了,改需求,做出各种让步。这样的产品经理挺糟糕的。我喜欢执拗的产品经理。当然,偏执的产品经理会让团队抓狂,但是好的产品,突破当前竞品产品体验的新产品,往往是逼出来的。产品审美上的提升,产品细节上的精益求精,是不断逼迫自己逼迫团队的结果,这个和作家写作类似,作家写作也经常逼迫自己,没有「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哪里来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作为工程师,我讨厌对技术不懂装懂的产品经理。如果一个产品经理对技术不懂,往往会对产品需求的实现难度不易判断。这时候,如果团队里的技术能力一般,往往会收到负反馈,久而久之,他就会被训练成对技术越来越没追求的产品经理,也就是说,很多产品功能其实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技术的「负反馈」下,产品经理收获了很多错误的知识,从而判断越来越失误。作为产品经理,一方面可以阅读一些技术文章,了解下技术的边界,另一方面,也应该找找竞品,看看竞品在细节上是否做到了很多自己的产品做不到的功能,如果是,琢磨下为什么自己的产品做不到?而不懂装懂的产品呢,看到一个产品做到了某个功能,就自然而然觉得,我们也可以很轻松做到类似的其他功能,但是技术深究下来,两个功能其实是似是而非。

作为技术,我经常被产品经理拉去讨论某个技术方案。有时候我在听到技术的解释后,会觉得确实技术说得有道理,实现有难度。在技术复杂度面前,产品需求又比较着急,我有时候会建议产品经理设计个折衷方案,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先上线某个改进版本。有时候一些产品经理会非常偏执,觉得实现应该不难,为什么一定要在产品细节上让步。有好几次,在产品经理的坚持下,我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其他的解决方案,能够得到产品经理的需求。这时候我会很感谢产品经理没有提前让步。很多时候,我作为技术总监,普通产品经理是非常容易接受「现实」的,早早让步,要不放弃该功能,要不按照技术的反馈,设计一个妥协的交互方案。

作为技术,比较喜欢懂技术的产品。对技术越懂,越容易和技术进行需求沟通。懂技术意味着知道技术的边界,更容易评估复杂度。对复杂度有足够的认知,往往也更知道产品需求的优先级,因为资源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不过好的产品经理应该保持和技术的沟通,否则往往很容易因为之前获得的「技术边界」而局限住自己的思维,尤其是限制了产品想象力。「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其实挺有道理的。如果你呆的团队,技术能力比较弱,产品往往多次受挫以后,会畏首畏尾,设计的方案不够先锋大胆,创新力缺乏。好的产品应该学乔布斯,追求每一个像素的完美,追求内外兼修。当然,创业和做产品都是有限资源下的博弈游戏,所以产品经理更应该不断提高对优先级的判断。

作为技术,讨厌没有自己见解的产品经理。老板让做什么需求,Leader让做什么需求,这些都是非常糟糕的需求理由。身边不少产品经理,其实做的是项目经理的活儿,或者是PRD工人的活儿。想法都是别人的,他只是负责转换为PRD,然后和工程师沟通,让别人的想法变成现实。

作为技术,厌烦只知道做加法的产品经理。好的技术,最怕的就是代码冗余。工程师习惯性地会去做代码重构,让自己负责的项目比较容易掌控,容易维护。而只做加法的产品,随着需求的增加,代码会越来越多,但是没人用的需求,对应的代码工程师却没有机会删除掉。没有价值的产品越来越多,需要维护的「垃圾」代码也会越来越多,产品可以不维护了,代码却不能删除掉,出了点事情,工程师就成了首席「铲屎官」了。

那么作为产品,希望和哪种技术共事呢?随便列举一些,大概有:

1,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人。不断优化代码,性能越来越快,体验越来越顺畅。

2,保持对技术的产品价值思考的人。如果技术碰到一些新的技术突破,可以及时和产品经理沟通,一起讨论下新技术是否能够带来一些新的产品价值。

3,能够对产品需求提出质疑的人。产品经理往往单打独斗,相比工程师一般人数比较少,并且产品经理往往独立负责一个产品线,因此产品经理之间review对方的产品就很少见。这就会导致产品经理个人的盲点必然会存在,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技术在评审产品需求的时候,能够勇于发问,往往产品经理就会及时完善产品细节。否则,在测试环节,在未来的使用中才发现一些细节处理不够完善,一些需求考虑不周,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反攻,或者方案设计不够到位,反而迭代。工程师之间,往往会有code review的环节,但是产品经理之间,很少看到PRD review的环节。一方面产品经理可以借鉴工程师的code review文化,另一方面,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之间,也可以加强产品技术沟通,让review发生在产品经理和工程师这两个角色之间。

4,能够提出对极端条件下的产品细节定义的人。产品经理往往关注的是高频需求,而产品功能设计的时候,往往也关注的是正常交互的产品体验流畅度,对极端情况的处理,往往工程师比较有经验。工程师们在刷题训练中(比如刷LeetCode),已经练就了多极端情况的处理,软件工程里,也有测试驱动开发的文化。因此这方面工程师往往比产品经理更为严谨,这时候和产品经理相互补足,对产品经理就有好处了。

5,遇到做不到的时候,能够问问其他人,或者是搜索下互联网,搞清楚到底能不能做到。产品经理不喜欢没做足够的调研,就轻易下结论「做不到」的工程师。

总体而言,工程师喜欢产品经理异想天开,灵感迸发,给自己的技术带来一个个好玩的用户体验。而产品经理喜欢工程师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技术限制,从而不断突破产品体验的天花板。

最后聊点自己最近几个月以技术视角怎么去练习产品能力。之前曾经发过一条朋友圈,总结了工程师做产品的一些切入视角,敝帚自珍,发在这里:

最近刻意练习产品能力,并和计算机性能优化做类比,比如

1,基础的硬件能力(体系结构,指令集)对应基础的交互能力(安卓,浏览器等系统和控件集)

2,必要的benchmark工具。类似性能优化的perf,google perftools,做必要的指标埋点和监控。

3,量化评估各个环节的心理代价和用户学习代价等(类似各函数的计算量),逐步优化。

4,注重架构,应对复杂。架构不好,不容易增删改查,牵一发动全身,也不方便diff(abtest)

5,学习事后看反馈信息从而迭代的能力,类似跑benchmark和profiling,重新评估改进方向。

6,学习事前模拟,预期各种方案的好坏,(类似Jeff Dean的信封背面性能评估法)在不发布影响用户的情况下,就根据基本指令和操作类型的时间代价,预估执行的总成本。

确实,作为工程师,如何不断改进计算机程序的性能,是有法可依的。比如,尽可能去熟悉计算机的基础能力,比如计算机体系架构,指令集,操作系统,编辑器和C++ 基础库等。再比如,掌控足够量化的当前性能指标,找到热点。接着,抓重点进行优化。优化的时候,准备好基本的benchmark工具,做好AB测试,某个改动对性能带来多少影响,最好能量化。找到热点后,按照受益和改进的难易程度,有序优化。优化的方法呢,除了充分发挥算法的威力(找到复杂度最低的算法),还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提供的算力(找到该算法在该硬件平台上的最佳实现)。

那么,作为产品经理,也可以平行地找到一些类似的方法论。比如,尽可能去了解计算机(PC和移动设备都是计算机)提供的计算能力和交互元素,比如有哪些控件,他们提供了哪些属性和事件等。操作系统的改进,浏览器的改进,HTML语言的改进,开发框架的改进,给交互世界带来了什么新的玩法?新的计算平台,比如新的旗舰机型的计算能力,耳机芯片等,给产品交互带来了什么新的计算基础?不同的产品设计方案,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价值,到底怎么量化?在没有发布产品,收集用户反馈的情况下,怎么去模拟可能的用户接受度?迭代产品功能的时候,如果找到量化的评估方法,来论证自己的产品判断?几种可能的产品路径或者决策,到底用户的喜爱程度怎么样?类似技术判断的直觉一样,产品直觉如何培养?

上面聊了很多话题,不过自己对产品的思考和体悟还不够多,难免浮于表面。后续再找时机展开聊聊。

相关推荐
关注或联系我们
添加百川云公众号,移动管理云安全产品
咨询热线:
4000-327-707
百川公众号
百川公众号
百川云客服
百川云客服

Copyright ©2024 北京长亭科技有限公司
icon
京ICP备 20240551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