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发:IP 库的那些事儿之 2013 - 2014 流水帐版~
如果有人看过我最早的这篇有关 IP 库的文章的话,就会知道我制作这个数据库的动力之一是因为跟当时给我们提供服务的 CDN 公司的人打架,我说你调度有问题,你说我没问题,我说这个 IP 应该在 A 地,你说不对在 B 地,结果互相伤害了一通,最后一求证发现我们说的都不对,两边一起尴尬。。。
现在想想,当年想做好这事确实是挺难,没有靠谱供应商,自己做,人和成本都是问题。直到我们的出现。。。
虽然我在 2014 年卖出的 IP 数据库的质量,还会让我心里比较忐忑怕被客户找到问题,但是自认学习和改进的过程非常快,到 2015 年底 2016 年初的时候,中国区的数据就已经轻易找不到问题了。
毫不客气的说,中国互联网在服务器就近调度这个场景下能够做的用户体验足够好,我们的贡献是大大的。尤其当我们价格还很便宜的时候,我们就是这个领域的小甜甜,虽然现在改口叫我们牛夫人了。
原因就在于我们于 2020 年初调整了报价。核心问题在于便宜卖的时候,买的公司也并不足够多,在线付费就能拿到数据的方式导致盗版满天飞,甚至有人买了拿去到处送客户,慷他人之慨。
我们调整价格,一方面是需要回报,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能够更认真的想明白你的场景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来做支撑,而不是便宜才买,买了也不用,这个钱我们也不想挣。但是现在发现一方面是在跟知识产权的意识作斗争,一方面是在跟一些固有的思想作斗争,比如就不认为你这个数据需要这么高的成本才能做出来,那就更不愿意为此付钱了。问题是你却为此愿意招一个团队的人来自己做 IP 库,如此荒唐可笑。TCO 的意识如此的差,你们的经营业绩不好,也是有道理的。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人有部门认可我们的数据想买,但是个人力量在内部推不动整体,我也只能说互相说一声唉了。
而对于 IP 地理位置的数据质量要求最高的场景,应该就是我前面提到的 DNS 和 CDN 这两个互联网基础服务了,也包括最近比较流行的 RTC,换句话说,你基础数据有问题,用户体验就会差,用户也许就跑掉了。
但在国内,卷的太厉害,过度承诺的太厉害,销售的嘴,骗人的鬼,技术也很多时候是被逼着拼命加班忙着做各种新产品,挖坑比填坑快,造新词的速度也非比寻常,比如云原生机器人到底是什么鬼?我们也曾经在一次招标中亲身体验过被卷的情况,某大公司销售在标书里只管吹的天花乱坠,又便宜又好,睁着眼睛承诺自己啥姿势都行,也不知道是销售忽悠瘸了技术,还是技术远高估了自己?高分中标之后发现在限定的交付时间内无法交付大概率会被客户拉黑,还得拐弯抹角找到我们来去给客户提供服务。这里再补一刀,其实就算交付时间够,他们做这个项目也是不会赚钱的。
如果产品不好,这些公司应对的招数就是折扣来凑,但是总得有个产品质量的下限吧?还是没有下限?
最近都说各个云在集体调整策略,卷不动了,也没增长了,要认真看收入和利润了,我的问题是你们会认真看自己的产品成熟度吗?会去做各个产品的横向质量对比吗?甚至是第三方评测吗?尤其是无论卷与不卷,无论公司规模大小,各个公司是否真的能够理解,你在客户面前的腰杆硬不硬、价格是否坚挺终究还是取决于你的产品质量来说话吗?还是说客户已经认命各家产品都是一样的烂,那就选最便宜的?
额外提一句,最近都在提 PLG,而我对 PLG 的理解可能比较简单粗暴,那就是你公司里的人员配比是不是销售人员远多于做产品/技术人员的数量?是不是销售人员的平均收入远高于做产品/技术人员的?是的话,你就别吹牛了。大家可以去看看这些上市公司的财报。嗯,我们公司的情况可以算是 PLG++ 了。。。
我有时候还是希望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我们的数据虽然好,但是你觉得贵而不买,也没毛病,我也不会逼着你来买,但是一个公司里欺上瞒下和总有人觉得你的数据不值这个钱以及睁着眼睛忽悠客户的事情往往会同时发生。更何况你跟我的朋友编瞎话说自己的技术人员实际做过验证认为别人家数据更好,来踩着我们说瞎话,那就不能忍了。就跟去年最让人不能忍的就是有客户来跟我同事讲他觉得阿里云的产品质量会比我们更好一样。
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打破沉默,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让技术的归技术,数据说话。
回到正题,现在很多云厂商会提供 DNS 解析服务,你托管域名,我帮你解析,功能看着都很全,我相信能看我公众号的人这点基础知识都是懂的,我就不多说了。自己的宣传文案都把自己说的跟鲜花一样,甚至完全免费。
而我标题里提到的 DNS 智能解析能力基本上是国内 DNS 服务的标配,都标榜自己的能力强。随意去几个厂商的 DNS 产品官网截图如下:
说的好像你闭上眼睛随意用,质量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一样。
真的是这样吗?
可能你也不会只看不去测试,但是这个如何评测说到底,还是个专业度的问题。
我拍着我的良心说,我们要是只敢认第二的话,有谁来敢认第一?
我准备基于我们的理解,花上几篇文章的篇幅,把这个领域的实际情况给大家看看。
先声明几点:
1、这些厂商,要么现在是客户,要么曾经是客户,我们会尽量客观反映他们的 DNS 智能解析的实际情况。
2、我们认为基于实际情况定期更新数据库就好,比如一个月,所以我花了一晚上时间,从我自己的 IP 数据提交历史里,在去年 4 月到 12 月的数据变更周期里找了 32 个 IP 作为测试用例。这里面有国内几大运营商的 IP,有国内外公司的 IP,有国外运营商的 IP,有国内外云服务商的 IP。我承诺不拿骨干网络和小于 /24 的 IP 段欺负你和你的数据提供方,也不拿今年的数据欺负你和你的数据提供方,更不拿那些奇奇怪怪的所有者的网络情况欺负你和你的数据提供方。我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 32 个 IP 我们的标注没有任何问题。哪个公司负责 DNS 产品的觉得我的评测不准,大可以来找我询问评测细节,我也会坦诚沟通。这个事情也有可能会不定期重新评测。为了防止针对性修正,也防止同行抄袭,我不会公开发布测试用例的 IP。我会把测试用例和结果都放到版本仓库里,避免你说我可能作弊。时间和精力有限,先做 IPv4 的评测。IPv6 的评测后续看看再说。
3、我们做这个事情,对事不对人,更不是为了让你产品下线,我们也认为合理的竞争让大家都能受益,只是想从第三方的角度找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希望让你对客户讲清楚实际情况,一分钱一分货,这个不丢人。不然就一定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必然结果,最后谁都没好果子吃。
4、为了避免递归 DNS 的解析设置问题,我们在命令行上以 +subnet 方式直接请求各个厂商的权威 DNS 服务器,以此结果为准。
5、CDN 的调度会有它本身的复杂度问题,节点情况,负载情况,带宽情况,等等。但无论如何 IP 数据在里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用途。我们也在琢磨未来有没有可能推出各个厂商的 CDN 服务的评测。
6、中国的网络有一定的特殊性,懂的都懂,所以不要想当然以所有者和所谓的 ISP 或者运营商字段拿去做 CDN 智能解析服务,不然大概率会翻车。你看我们同行官网上的应用领域里有提可以拿去做 DNS 智能解析服务了吗?
第一篇评测明天同一时间发。欢迎保持关注。
如果你想看某个厂商的 DNS 智能调度服务的评测,不限制必须是国内厂商的服务,只要能注册账号就可以评测的就行,也欢迎留言。
最后补充一个我的朋友圈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