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百川云 - 文章详情

混装过的油,你可能很难躲得过。

差评X.PIN

39

2024-07-13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 “ 油罐车事件 ” ,这几天可以说是大戏不断。

 7 月 2 号的时候,新京报的记者经过长期调查,发现同一辆油罐车装过煤制油的装过煤油后,不清洗就继续装运了食用油,而这种油罐车混用的现象,似乎已经成了行业默认的潜规则

这一报道很快就引起了各方注意,一众官媒下场,开始为这次乱象发声。

而自媒体的迅速跟进,扒出了更多信息。

比如博主 @ 高剑犁,发现新闻中的某货车半年内在不同食用油厂家和煤制油厂家,反复运货。

更多的细节被曝光,这次被曝光的厂商们也开始出面回应:

比如中储粮就表示全系统深入开展专项大排查

 而包括金龙鱼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则是都说自己的油没问题

国务院食安办也在前天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要彻查这个问题。

截止到目前,整个事情还没彻底结束,大家耐心等等后续的官方通报

我们觉得,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拿出来和大家聊聊,比如运油车混装的危害、为什么此前检测没能查出问题等等。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食用油混装的做法,不仅违背了道德,也突破了法律底限,罗翔老师说央视甚至直接把这种行为描述成 “ 形同投毒 ” 。

可能不少人对装过煤制油、再装食用油的这种行为,只有个朴素的反对意见:人吃的油怎么能和工业用的煤制油混在一起呢?

而具体有多少危害,可能还没个概念。

这么说吧,煤制油就是利用煤炭催化加氢等一系列反应,把煤炭转化成的工业用油,也是众多矿物油的一种。

这些包括煤制油在内的矿物油,绝大多都含有类似环烷烃( MOSH )、芳香烃( MOAH )、硫化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其中比较令人担心的就是芳香烃族化合物。

 而芳香烃化合物结构相当稳定,其中的多环芳香烃( PAHs )毒性还贼拉强,对人体也有很强的毒性,堪称化学界的清道夫。

如果长期食用矿物油污染过的食物,容易出现呕吐、腹泻和昏迷等症状,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等等都会遭受损害。

而如果按照新京报的报道,卸完煤制油不洗罐的话,通常罐内会残留几千克到十几千克不等的煤制油。

我们以 30 吨的油罐车来计算,国标工业白油芳烃含量最多5%那么最终被污染过的植物油里的芳烃浓度能达到 16.5mg/kg ,而欧盟那边则是推荐含量要控制在 0.5mg/kg 以内。

 16.5 和 0.5 ,这里面的差距有多大,大家明白了吧。

而且,这次报道中提到的还有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减水剂等混装的问题,那些更多没被报道的,鬼知道还装过什么化学试剂呢?

更可怕的是,类似的油罐车混用的事情,压根就不是第一次报道

早在 2015 年,就先后有湖南记者和南宁市报道了类似情况,当时并没有得到外界重视,以至于这么久过去了,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甚至湖南记者还调查到,运完烧碱的油罐车,简单用水洗了下就又开始运油了。

那问题来了,这么装食用油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为什么会没被发现?

我们去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里面其实是有不少规定的

比如关于罐车运食用油这事,就涉及到了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公安和市场监管等四个部门的多个法律法规。

每个法律、每条规定都要求了过程需要安全无害等等,而关于食用油的装运细则,则是主要靠的是国标《 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 GB/T 30354-2013 》。

里面倒是写了,比如需要定期进行容器清洁,要指派专人负责,然后让专业人员检查。

而在装油的时候,需要检查容器是否符合标准。

看起来,规定的挺详细的了,但仔细一推敲,这里面有不少门道。

首先这是一个国家推荐标准,虽然一般情况下,我国企业有一个比较好的默契,就是内部制定标准普遍会高于推荐国标。

 但它的规范力度,**肯定不如强制标准,**就容易出现,虽然企业标准定的高,执行很难真正到位。

这次的事件中,也是类似,几家大型油企都有着下罐检查的规定,可执行上可能根本没有做到。

再来说清洗油罐车的事儿,在国标里是说,运油车需要用食用油罐车专车专用,不过是允许运装不同类型的食用油的。

实际上,哪怕长期运送同一种油脂,油罐车也需要清洗油罐,而清洗油罐车难度比大家想象的要高的多。

因为虽然油罐车外表看起来就是一个圆柱,但为了防止波浪效应,罐体内部会设置很多隔板。

而且油罐车长期运油的情况下, “ 陈年油垢 ” 又会进一步增加清洗难度,靠水是不行了,如果用化学试剂,怎么除掉化学试剂又成了难题了。

 我们也咨询了国内销售油罐车自动清洗设备的相关人士,他们表示国内买这玩意儿的人很少。

而如果是靠人工下罐去洗的话,这些年也发生过很多意外事故。

所以,这种头疼的活收费自然也不便宜。

按照新京报的原报道可能是在大几百上千块,而也有媒体进一步调查后发现,油罐车的清洗费用可能达到了 1500-2500 元,比原报道还高。

 而随着这些年不断升级的安全规定,油罐车运输成本一再上涨,市场上油罐车司机又不断趋于饱和,这样就导致了,大家都找地方省钱,最后既麻烦也没那么重视的洗罐环节被省掉了

虽说按规定,大型粮油公司本该要求运油车出示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检测报告,才能装油,可这中间执行力度,目前看起来,可能比想象的要小。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运油车就是容易出现混装的问题

那大家可能就想问,为什么在过去的成品油检测里,没能检测出油品问题呢?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就跟当年三聚氰胺事件类似,谁能想到植物油里要去查矿物油啊?

但我们查了多方资料后发现,食用油和矿物油的故事由来已久。

比如早在 2000 年的一份报告中,河南新乡就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食用油中矿物油检测工作,结果还真查出了不少问题。

不仅如此,就像前面说的,连油罐车混装都不是第一次被媒体报道了。

为什么,这次报道却是被媒体发现,而不是被检测出来的。

这可能和现行的食用油产品国标有关

因为目前,我们的强制性国标里,并没有要求检测矿物油成分。

而且,我们明明有相关检查手段,比如在 “ GB/T 37514-2019 ” 和粮食行业标准《 粮油检验动植物油脂中饱和烃与芳香烃矿物油的测定 》两份文件中,分别提到了皂化法,氧化铝薄膜色谱法和液相色谱 - 气相色谱联用法,用来测定动植物油脂中的矿物油成分。

 哦对了,这份标准制定者之一是中储粮

但和前面的运输标准类似,这依旧是份推荐标准。至于到底有多少粮油公司和食品加工厂会做这项推荐性标准的检测,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也咨询了相关人士,推荐国标和行业标准的中的几种检测方式都差点意思。

比如使用最广泛的皂化法,荧光法,它们的最低检出限是 0.3-0.5% 。也就是说低于这个的浓度,就检测不到了,那低于这个浓度对人体就健康了吗?我们只能说,不知道。

在这次事件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想,如果国内油监测还不够完善,那我就只喝进口油算了。

但真不是哥们洗,国外可能做的咋滴

说白了,矿物油的用途实在是过于广泛,许多油脂加工和产品包装上都是不可或缺的原料,所以也很容易迁移到食品中。

像什么薯片的加工,巧克力和奶粉的包装,都可能含有矿物油迁移。

 早在 2019 年的时候,欧洲民间组织 Foodwatch 就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检测出 MOAH ,引起了广泛关注。

到了 2021 年, Foodwatch 在全欧洲收集了 152 种产品发现,八分之一的受检产品都检查出了大量矿物油。

因此,才推动了欧盟委员会在 2022 年出台了,关于食品中矿物油芳香烃的限制要求。

 但和我们的推荐国标类似,欧盟出台的也是非强制标准的建议,具体还得看各个成员国自己的动作。

而关于油罐车的混装问题,在海外同样存在,类似的,他们也没有官方的详细规定,而是靠着欧洲油罐清洗组织联合会 EFTCO 这么一个 “ 非盈利 ” 机构在忙前忙后,制定标准、居中联络搞清洗厂啥的。

为此,他们每次清洗完就会发一个合格证书,如果没有这个证书,大部分油厂就不给装油。

可同样的,他们也没法保证洗的完全干净,而且合格证造假的情况也不时出现。

而美国那边,虽然规定说的很详细,油厂和司机都得保证油罐干净又卫生。

 但实际上,他们那边的油罐车司机却表示,洗不干净,根本洗不干净

一通查下来,我就纳了闷了,合着全世界人民一起喝了几十年的矿物油了呗

而且,新闻人这次还真上了大分,他们十几年来一直在报道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

但说回来,在差评君看来,这个事件给我们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现象。

如果单论油罐车的混装问题,完善了国标,顺带还改成了强制性、再拨点款,研发个新技术洗罐子,可能都能很好地解决。

可让这个空子消失了,那又再出现一个 “ 差油 ” ,是不是又得再重新 debug 了呢?

所以在问题的背后,更值得重视的是,维护食品安全就不是只靠法律或者国标,就能做到的

说白了,一个厨师再怎么,也不能拿装过砒霜的锅,去炒菜给客人吃,这压根不是法律管不管的事。

餐桌上的安全是一个永远需要不断完善的领域,法规是滞后性的,靠打补丁永远会慢一步。

归根结底,严格把控食品制造的每一环,追求更好的食品安全准则是每个食品厂的责任,国家标准应该是底线,而不该成为食品制造的上限。

撰文:八戒 & 纳西

编辑:江江&面线&大饼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新京报:罐车运输乱象调查: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

新京报:夺命“洗罐”:危化车司机死亡背后的槽罐清洗乱象

食品抽检处:关于国外奶粉中检出芳香烃矿物油残留物的专家解读

《 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 GB/T 30354-2013 》

《 动植物油脂 矿物油的检测 GB/T 37514-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

《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GB5009.262—2016》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特征与生物标记物研究[J].2007,29(2):41-47.

《食品安全导刊》:浅谈食品中矿物油分析进展[J].2023,(25):171-173+180.

EUROPEAN COMMISSION:Standing Committee on Plants, Animals, Food and Feed Section Novel Food and Toxicological Safety of the Food Chain

EFSA:PLS: Update of the risk assessment of mineral oil hydrocarbons (MOH) in food

Packaginglaw:EU Member States Release Draft Joint Statement on Enforcement of MOAH in Foods

Footwatch:EU proposes limits for mineral oils in food products

FootwatchL《Toxic mineral oil in food,Laboratory tests 2021》

Agribusiness and food:MoSH and MOAH

Food Packaging Forum:EC sets limit on MOAH in foods

New Food: MOSH and MOAH: a layman’s explanation

相关推荐
关注或联系我们
添加百川云公众号,移动管理云安全产品
咨询热线:
4000-327-707
百川公众号
百川公众号
百川云客服
百川云客服

Copyright ©2024 北京长亭科技有限公司
icon
京ICP备 20240551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