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跟 Cali 和 Rather 做了一个线上的 Podcast – Ep.5 一起聊聊团队协同。主要是从 IM 工具扩展开来聊了一下团队的协同和相应的工具,但是聊天不是深度思考,有一些东西我没有讲透讲好,所以,我需要把我更多更完整更结构化的想法形成文字。(注:聊天聊地比较详细,本文只是想表达我的主要想法)
目录
国内企业级在线交流工具主要有:企业微信、钉钉、飞书,国外的则是:Slack、Discord这两大IM工具,你会发现,他们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其中有两个最大的不同,一个是企业管理,一个是企业文化。
Slack/Discrod 主要是通过建 Channel ,而国内的IM则主要是拉群。你可能会说,这不是一样的吗?其实是不一样的,很明显,Channel 的属性是相对持久的,而群的属性则是临时的,前者是可以是部门,可以是团队,可以是项目,可以是产品,可以是某种长期存在的职能(如:技术分享),而拉群则是相对来说临时起意的,有时候,同样的人群能被重复地拉出好几次,因为之前临时起意的事做完了,所以群就被人所遗忘了,后面再有事就再来。很明显,Channel 这种方式明显是有管理的属性的,而拉群则是没有管理的。
所以,在国内这种作坊式,野蛮粗放式的管理风格下,他们需要的就是想起一出是一出的 IM 工具,所以,拉群就是他们的工作习惯,因为没有科学的管理,所以没有章法,所以,他们不需要把工作内的信息结构化的工具。而国外则不然,国外的管理是精细化的,国外的公司还在重度使用 Email 的通讯方式,而 Email 是天生会给一个主题时行归类,而且 Email 天生不是碎片信息,所以,国外的 IM 需要跟 Email 竞争,因为像 Email 那样给邮件分类,把信息聚合在一个主题下的方式就能在 IM 上找到相关的影子。Channel 就是一个信息分类,相当于邮件分类,Slack 的 回复区和 Discord 的子区就像是把同一个主题信息时行聚合的功能。这明显是懂管理的人做的,而国内的拉群一看就是不懂管理的人干的,或者说是就是满足这些不懂管理的人的需求的。
团队协作和团队工作最大的基石是信任,如果有了信任,没有工具都会很爽,如果没有信任,什么工具都没用。信任是一种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包括同级间的,还包括上下级间的。但是,因为国内的管理跟不上,所以,就导致了各种不信任的文化,而需要在这里不信任的文化中进行协同工作,国内的 IM 软件就会开发出如下在国外的 IM 中完全没有的功能:
而国外的 IM 则是,发出的信息可以修改/删除,没有已读标准,也不会监控员工。这种时候,我总是会对工作在这种不信任文化中人感到可怜……如果大家需要靠逼迫的方式把对方拉来跟我一起协作,我们还工作个什么劲啊。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畸形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下,就会导致畸形的协同工具。最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有好多同学还觉得国内的钉钉非常之好,殊不知,你之所以感觉好用,是因为你所在的环境是如此的不堪。你看,人到了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认识,所以,找一个好一些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
给一些新入行的人的建议就是,一个环境对一个人的认知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找一个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如果不知道什么 环境是好的,那就先从不使用钉钉为工作协同软件的公司开始吧……
我们从上面可以得到,协同的前提条件是你需要有一个基于信任的企业文化,还需要有有结构化思维的科学的管理思维。没有这两个东西,给你的团队再多的工具都不可能有真正好有协同的,大家就是装模作样罢了。
假设我们的管理和文化都没有问题,那下面我们来谈谈协同工具的事。
我个人觉得 IM 这种工具包括会议都不是一种好的协同工具,因为这些工具都无法把信息做到真正的结构化和准确化,用 IM 或是开会上的信息大多都是碎片化严重,而且没有经过深度思考或是准备的,基本都是即兴出来的东西,不靠谱的概率非常大。
找人交流和开会不是有个话题就好的,还需要一个可以讨论的“议案”。在 Amazon 里开会,会前,组织方会把要讨论的方案打印出来给大家看,这个方案是深思过的,是验证过的,是有数据和证据或是引用支撑的,会议开始后,10 -15分钟是没有人说话的,大家都在看文档,然后就开始直接讨论或发表意见,支持还是不支持,还是有条件支持……会议效率就会很高。
但是这个议案其实是可以由大家一起来完成的,所以,连打印或是开会都不需要。试想一下,使用像 Google Doc 这样的协同文档工具,把大家拉到同一个文档里直接创作,不香吗?我在前段时间,在公网上组织大家来帮我完成一个《非常时期的囤货手册》,这篇文章的形成有数百个网友的加持,而我就是在做一个主编的工作,这种工作是 IM 工具无法完成的事。与之类似的协同工具还有大家一起写代码的 Github,大家一起做设计的 Figma……这样创作类的协同工具非常多。另外,好多这些工具都能实时展示别人的创作过程,这个简直是太爽了,你可以通过观看他人创作过程,学习到很多他人的思路和想法,这个在没有协同工具的时代是很难想像的。
好的协同工具是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就像一个足球队一样,当你看到你的队友在勇敢地争抢,拼命地奔跑,你也会被感染到的。
所以,好的协同就是能够跟一帮志同道合,有共同目标,有想法,有能力的人一起做个什么事。**所以,在我心中我最喜欢的协同工具从来都是创作类的,不是管理类的,更不是聊天类的。**管理和聊天的协同软件会让你产生一种有产出的假象,但其实不同,这种工具无论做的有多好,都是支持性的工具,不是产出类的工具,不会提升生产力的。
另外,在创作类的协同工具上如果有一些智能小帮手,如:Github 发布的 Copilot。那简直是让人爽翻天了,所以,真正能提升生产力的工具都是在内容上帮得到你的。
我其实并不喜欢今天所有的 IM 工具,因为我觉得信息不是结构化的,信息是有因果关系和上下文的,是结构化的,是多维度的,不是今天这种线性的方式,我们想像一下“脑图”或是知识图,或是 wikipedia 的网关的关联,我们可能就能想像得到一个更好的 IM 应该是什么 样的……
协同工作的想像空间实在是太大了,我觉得所有的桌面端的软件都会被协作版的重写,虽然,这种协作软件需要有网络的加持,但是协作软件的魅力和诱惑力实在的太大了,让人无法不从……
未来的企业,那些管理类的工具一定会被边缘化的,聊天类的会被打成一个通知中心,而创作类的会大放异彩,让大家直接在要干的事上进行沟通、交互和分享。
(全文完)
(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酷 壳 – CoolShell ,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107 人打了分,平均分: 4.33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