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全部
产品
厂商
领域
文章
关联搜索
0
0
RASP(Runtime Application Self-Protection,运行时应用自我保护)是一种安全技术,旨在为应用程序提供实时的自我保护能力。与传统的外部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不同,RASP技术嵌入到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中,使其能够检测和防御针对自身代码的攻击。
472
0
安芯网盾帮助客户防御并终止无文件攻击、0day漏洞攻击和内存攻击等高级威胁,切实有效保护客户核心业务不被阻断,核心数据资产不被窃取。
365
0
开源网安创立于2013年,是中国软件安全行业创领者、网络安全百强企业。
388
0
慧盾安全致力于数据安全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销售和服务,主营业务为视频安全、大数据安全。
523
0
公司以“创造更安全的数字未来"为使命,基于自主创新技术做精做深全系数据安全产品。
380
0
深圳奥联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是集算法研制、产品研发、方案实现、标准制定、前瞻性技术研究为一体,具备国际领先的密码领域全面“智造”能力的综合型密码安全企业。
454
0
安华金和提供专业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咨询服务和切实可落地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应用,产品涉及数据库审计、数据库防火墙、数据脱敏与漏洞防护、数据库加密、数据安全运营等
347
0
芯盾时代是领先的零信任业务安全产品方案提供商,是率先提出“以人为核心的业务安全”理念的公司。
504
0
深圳海云安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AI大模型赋能安全左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715
0
作为中国云安全整体解决方案领军者,青藤聚焦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云安全建设,坚持“技术创新,科技报国”的初心,为数字中国、网络强国事业发展做贡献。
763
0
专注于数字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领域的基础中间件软件以及云应用安全的科技企业
494
0
瑞数信息作为中国Bot自动化攻击防护领域的创新和引领者,自2012年成立以来迅速成长,覆盖上千家客户。
655
0
亚信安全是中国网络安全软件领域的领跑者,以"懂网、懂云"的网络安全公司自居。
549
0
迪普科技 以“让网络更简单、智能、安全”为使命,聚焦于网络安全及应用交付领域,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上市企业。
750
0
安恒信息以、数据安全、AI、安全运营服务为核心战略,涵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云安全、信创安全、密码安全、安全服务等数字安全能力,服务10万+政企单位客户。
478
0
亿赛通是美创科技旗下的数据安全品牌,专注于提供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加密、数据防泄露、数据安全服务。
390
0
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是科技创新型的信息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以密码技术为基础支撑,致力于解决网络环境中的基础性安全问题。
587
0
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国产密码技术研究、密码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和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是首批获得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定具有商用密码资质的公司。
334
0
吉大正元以密码技术为核心,开展信息安全软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服务,面向政府、军工、金融、能源、电信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提供基于密码的可信身份认证等全方位解决方案。
774
1
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盟科技),成立于2000年4月,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于2014年1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300369。
367
0
北京海泰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密码全能力和可信数据治理为核心,全面服务于网信大时代的领军安全企业。
0
0
IAST,即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Interactive Application Security Testing),是一种在应用程序运行时进行的灰盒安全测试技术。它结合了SAST(静态应用安全测试)和DAST(动态应用安全测试)的优点,通过在应用程序内部植入探针,在运行时动态地监测和报告安全漏洞。IAST技术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软件安全漏洞,并提供详尽的漏洞信息,帮助企业提升应用安全性。
0
0
DAST,即动态应用安全测试(Dynamic Application Security Testing),是一种网络安全测试方法,专注于在应用程序运行时检测安全漏洞。DAST工具模拟黑客攻击,从外部对系统进行黑盒测试,以识别应用程序在实际运行中可能遭受的安全威胁和弱点。
0
0
AD,即Application Delivery(应用交付),是指确保应用程序能够高效、安全、稳定地交付给用户使用的过程。应用交付解决方案通常由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包括负载均衡器、内容交付网络(CDN)、DDoS防护系统、WAF(Web应用防火墙)、API网关等。这些工具和服务共同工作,以确保应用程序的高效交付和稳定运行。随着云计算和DevOps实践的普及,应用交付也在不断地向自动化、智能化和云原生方向发展。
0
0
NGFW,即下一代防火墙(Next-Generation Firewall),是一种先进的网络安全设备,它不仅具备传统防火墙的基本功能,还集成了多种高级安全功能和技术,以应对现代网络威胁。NGFW的设计目标是提供更深层次的流量检查、更精细的访问控制、以及对各种网络活动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0
0
红蓝对抗是一种模拟真实世界攻防场景的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模拟攻击来评估和提高组织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红蓝对抗是网络安全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实践,它不仅帮助组织评估和提高其网络安全状况,还能够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组织能够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威胁。
0
0
零信任(Zero Trust)是一种安全模型,它基于一个核心原则:在验证用户或设备的身份和权限之前,不应该信任任何试图访问网络或应用程序的实体,无论它们是否位于网络边界内或外。零信任模型强调持续的验证和最小权限访问,以减少安全风险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0
0
DevSecOps是开发(Development)、安全(Security)和运维(Operations)的结合体,它是一种文化和实践的集合,旨在将安全考量集成到软件开发和运维的每个阶段。DevSecOps的核心理念是安全不是事后添加的,而是从设计和开发的最开始就应该考虑的,并且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
0
0
IPS,即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是一种网络安全技术,旨在实时监控网络或系统的活动,检测并主动阻止潜在的恶意活动和攻击。IPS是入侵检测系统(IDS)的扩展,不仅能够识别威胁,还能够采取措施来防御或减轻攻击。
0
0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Cybersecurity Situational Awareness)是网络安全领域内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对组织网络安全状态的全面理解,包括潜在的风险、威胁、漏洞以及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目标是使组织能够实时监控、分析和响应网络安全威胁和事件,以保护关键资产和数据不受侵害。
0
0
日志审计(Log Auditing)是一种安全实践,涉及收集、存储、监控和分析系统、应用程序和网络设备的日志文件,以确保安全合规性、检测异常行为、理解系统活动或调查安全事件。
0
0
攻击溯源(Attack Attribution)是网络安全领域中的一种实践,旨在确定网络攻击的来源和攻击者的身份。这个过程涉及到分析攻击行为、追踪攻击路径、收集证据,并尽可能地识别攻击者的身份或组织。攻击溯源的目的是为安全团队提供足够的信息来采取法律行动、加强防御措施或进行策略调整。
0
0
安全左移是软件开发领域中的一种实践,它强调将安全措施和安全考虑提前到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的早期阶段。这个概念的核心是尽早识别和修复安全问题,以减少风险和降低修复成本。
0
0
容器安全(Container Security)是指一系列措施和实践,旨在保护容器化应用程序及其运行环境免受安全威胁和漏洞的影响。容器是一种轻量级、可移植的、自给自足的软件运行环境,它可以包含应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赖项。容器技术,如Docker,以及容器编排工具,如Kubernetes,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中。
0
0
EASM,即外部攻击面管理(External Attack Surface Management),是一种网络安全实践,专注于发现和评估面向互联网的企业资产和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安全漏洞。这些资产可能包括服务器、凭证、云服务配置错误、第三方合作伙伴的软件代码漏洞等,它们都可能成为攻击者利用的切入点
0
0
云安全指的是一系列措施、技术和实践,用于保护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的安全。随着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地将数据和应用程序迁移到云平台,云安全成为确保信息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
0
0
安全开发生命周期(Security Development Lifecycle):这是一种从安全角度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模式,由微软公司提出并实践。SDL 将软件安全考虑集成在软件开发的每一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它的核心理念是提前预防安全问题,减少安全漏洞,降低开发成本。Microsoft 的SDL流程包括七个组件,五个核心阶段(要求、设计、实现、验证、发布)和两个支持安全活动(培训和响应),每个阶段都包含强制性检查和批准,以确保满足所有安全和隐私要求以及最佳做法 。
0
0
上网行为管理(Internet Behavior Management,简称IBM)是一套用于监控、控制和分析组织内用户上网行为的解决方案。这种管理通常由专门的软件或硬件实现,目的是确保网络使用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率。上网行为管理对于维护网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防止法律风险和保护组织声誉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上网行为管理,组织可以减少内部威胁、避免数据泄露,并确保员工遵守网络安全最佳实践。
0
0
基线检查(Baseline Checking)是一种评估和确定系统或网络配置的标准做法。基线是一组已定义的配置标准,代表了最佳的安全实践,用于确保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基线检查的目的是确保所有设备和系统都按照这些标准进行配置和维护。
0
0
数据安全是指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访问、泄露、破坏或丢失的一系列措施和实践。它包括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